深夜的哈尔滨街头,零下二十度的寒风挡不住球迷的热情。中央大街附近的老道外大排档里,十几张塑料桌椅挤满了人,老板老张头正忙着往烤架上撒辣椒面,滋滋冒油的羊肉串香气混着啤酒泡沫的麦芽味,和电视机里传来的解说声搅在一起。
“这球都不进?换我奶奶都能踢进去!”
穿貂皮的大哥猛拍桌子,震得隔壁桌的格瓦斯晃出泡沫。穿曼联球衣的小伙子立刻怼回去:“你行你上啊!”眼看要吵起来,老板娘端着热气腾腾的锅包肉往中间一搁:“瞅你们能耐的,赶紧趁热吃!”
本地人老李揭秘:“咱哈尔滨人看球就图个热闹,去年世界杯德国队爆冷,整条街的啤酒瓶砸得跟放鞭炮似的。今年老板学聪明了,全换成塑料杯。”
凌晨两点半,阿根廷绝杀的那一刻,二十多个老爷们儿齐刷刷跳起来,碰杯的啤酒洒了满地。穿校服的高中生偷偷摸出手机录像,结果被班主任发朋友圈逮个正着——背景里喝嗨了的光膀子大叔,正是他们年级主任。
“在哈尔滨大排档看球,赢不赢球不重要。”老板老张头擦着油乎乎的电视机按钮说,“重要的是这份儿烟火气,比啥暖气管都热乎。”
天蒙蒙亮时,环卫工扫走的除了烤签子,还有半件没开封的哈尔滨啤酒——据说是某个喊“我请全场”的哥们儿,开场二十分钟就趴桌底下了。